“为人而生”的城市导向标志设计

  • 发布时间: 2022-07-07
  • 文章来源: 网络
  • 浏览次数:

  现代城市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服务功能,也挑战了人们如何合理利用。一个好的城市不仅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还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只有这样,城市才不会感到寒冷和疏远,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人的城市”。


  “人的城市”呼唤“为人而生”设计。城市指导标志是一个使城市更加人性化的设施。它就像城市生活的向导一样,引导人们更方便、更有效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城市指导标志不仅是城市的硬件,也是城市管理软件的水平。它是城市管理的工具,是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服务于人”其功能为城市指导标志奠定了深刻的人性化品牌,那么城市指导标志如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反映人性化呢?这是标志设计者在每个设计链接中都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指导标志系统和学习研究建筑指导系统的设计实践,总结了城市指导标志应注意的几点:


  (一)“功能为王”


  引导标志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其设计应该是最基本的“索引,导向”这个功能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功能原则“功能为王”。实现指示的功能不是一个简单的通知,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综合考虑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接受人群的多样性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无论是标志字体的大小、颜色、排列方式,还是标志设置的位置,传达距离、可能的屏蔽、夜间的可识别性等。,都必须通过科学的态度和完整性以及细致的工作流程来完成。


  例如,大学公园具有建筑多、人员密集、功能设施多等典型特征。因此,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林)指导系统的目标是:一个外国人甚至外国人第一次进入校园。只要他们遵循指导系统,他们就可以轻松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在不受语言和文化障碍影响的陌生整个校园自由活动。


  具体来说,校园引导空间分为三个空间和教学区、行政区、学生宿舍区和家庭生活区:室外主干线流动空间、支线流动空间和室内功能性建筑空间。通过从外到内、从大到小、从表到内的空间分类方式设置引导信息,使行人能够轻松判断自己的位置与整个校园公园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校园行人自主活动的效率,有效发挥引导系统的引导作用。


  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信息的标准化。不规则的标志往往会导致人们的误读。当然,它们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中国,不同的省市使用不同的标志符号,引入不同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导向标志的混乱认识。在这方面,有许多外国法案是为城市标志系统制定的,或者与标志系统有关。例如,美国有ADA(AmericanswithDisabilitiesAct)标识系统,NPS(NationalParkStan-dard)标准设施和MTA公共汽车站标志等。ADA标识系统手册甚至对盲文交通指示系统制定规则,NPS国家公园标准设施对公园标识设置作了详细规范。


  (二)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功能为王”这个设计概念对许多设计师来说并不陌生。我相信每个指导标志设计师在设计开始时的愿望都是美丽的,但为什么有时结果适得其反,不能满足观众呢?仔细调查,问题在于细节。细节决定了成败,这在设计中更为突出。在追求细致的人性化服务的指导标志设计中,应更加注重细节。


  例如,在北林导向标志的设计中,考虑了不同视距下导向标志尺寸的设置,以及导向标志尺寸与行驶速度的关系;注意引导标志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图标和字体的大小,必须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在行人(正常人和残疾人)从远到近的过程中,标志可以避开人群,避开建筑物的遮挡,被人们直接看到,不受阻碍。当然,在放置标志时,还考虑了标志的面积、倾斜度和读者视轴可能形成的角度,以便行人在近距离阅读复杂图形导向标志时能够清晰地阅读细节。


  以上主要是从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关注普通受众的因素,人性化设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次是弱势群体的考虑。人性化的引导标志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因身体不便而造成的障碍,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会相互影响。例如,日本开发了一种新的盲人引导标志,它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用盲人手杖底部的电磁感应装置反馈不同的内容。在日本的人行横道上,当绿灯亮起时,会伴随着小马的叫声,告诉盲人他们可以安全通过。自动售货机的投币口和取货口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以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要。电梯间的引导板上设计了盲文,可以通过触摸获取引导信息。


  (3)形式美的人性关怀


  其实设计“以人为本”简单地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人类的各种需求而设计的。这些需求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设计起源的回归。


  功能性是标志设计的第一个属性,但如果设计只追求一个功能第一的原则,那么它就想要“人性化”靠得更近是行不通的。因为一旦理性压倒了人的个性,就会偏离人性。在引导标志设计中,在注重物理关怀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人的心理和情感。引导标志要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符合引导空间的整体美学。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性化设计“为人而设计”一个特征。


  例如:为了北林“园林校园”景观特色及“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学校的理念是统一的,其校园指导体系决定采用三维三维和平面手绘两种设计风格,以传达一种具有人文情感的景观艺术理念。指导图中的植物以夸张、一般的艺术技巧、直线、密度对比关系、重复、变化的形式规律,艺术处理北林“园林校园”实现了功能与形式的和谐之美。


  标志是一种静态的宣传,模式化的东西只能降低个体的吸引力,失去注意力。在北林标志系统的设计中,图标的背景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方形,大胆地采用了“树叶”北京林业大学的形状巧妙而生动地反映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形象“林学”特点。同样,引导图的颜色采用了对比和谐的暖色系列,与图标的造型相匹配,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突破了引导标志的常规要求。


  实用性和美学是设计的永恒目标。设计的历史是人类行为变化和文化演变的复杂历史。无论在历史进程中发生了多少变化、斗争和融合,我们都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背景,即设计总是在讨论如何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和关注,更尊重人性和人们周围的环境。当然,城市标志设计不能跳出这一规律,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技术与人性的契合是其最高境界。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城市导向标志来突出人文关怀,成为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样,我们的城市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