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购物中心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 发布时间: 2022-04-12
  • 文章来源: 网络
  • 浏览次数:

  购物中心的商业定位不仅要尊重市场,遵循商业发展规律,还要注入创意主题元素,为购物中心的长期运营注入可持续的动力。购物中心项目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租户的商业形式组合,还取决于租户商店以外的公共空间的吸引力。除了购物需求外,购物中心还应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娱乐、休闲等功能。目前,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存在脱节问题。景观设计往往在后期介入,设计方法主要是缝针,景观主要作为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辅助和装饰。


  纵观日本难波公园、博多水城、上海正大广场等国内外知名购物中心的设计案例,将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结合地块周边地形和交通条件,打破室内外空间界限,通过景观设计与城市自然、公共环境相结合,通过性人流吸引城市交通,成为商业消费者,最终取得巨大成功。


  因此,笔者认为,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统一的主题,两者融为一体。室内外景观应服务于购物中心的主题,并作为购物中心的关键表达对象。


  购物中心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是需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建筑,应该最大限度地适应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在商业定位阶段,应确定购物中心的主题、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例如,上海正大广场的峡谷坡设计不仅考虑了建筑本身,而且更注重场所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经历和感受。这种设计概念需要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来完成。


  购物中心是为人们提供漫步、漫步、休息、参与社会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大空间。购物中心最基本的空间需求是步行空间和停留场所,应满足购物、停留、坐着、玩耍、观看、倾听、对话等活动的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注意人流的移动线组织,通过商业设施的客流量分析景观空间,提前预留积极点,为消费者提供停留和感受商业氛围,观赏景观环境。现阶段,景观设计应参与意见,便于建筑设计更有针对性。在景观设计阶段,根据建筑设计预留空间完成设计,进一步优化,使景观设计符合商业原则。


  购物中心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其中。一般来说,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停留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时间过长往往处于疲劳状态。在疲劳状态下,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会急剧下降。主题景观元素的延伸和渗透可以延长客户的有效停留时间。建筑设计从功能上划分空间和服务内容,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这些区域通过艺术素描、绿化和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来区分。景观不再是购物中心的锦上添花,也是人流线路的重要组织者和创造购物中心魅力的领导者。


  购物中心在公共空间设计上的努力将不可避免地减少租赁面积;然而,公共空间在吸引人、激发消费、提高商业效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它将给购物中心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景观设计在我们的早期规划设计中经常被忽视,早期没有景观设计空间;后期景观设计干预,只能作为辅助和装饰。目前,购物中心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主题特征已成为提高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确定购物中心的主题,然后在空间处理、环境塑造、形象设计等方面表现出商业主题的一致性,将建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购物中心的人流通过空间成为人们体验和休闲的环境,应该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